昨天陪朋友去建材市场买瓷砖,发现现在的瓷砖店流行一个词:全瓷砖。很多商家都在标榜自己家的瓷砖是“全瓷砖”,并对与之相对的“泡水砖”嗤之以鼻。
转了很久,终于遇到一个老实本分的老板。用他的话说:你真觉得全瓷砖那么完美?细问之下才搞清楚,全瓷砖和泡水砖的区别。
01泡水砖和全瓷砖
“泡水砖”和“全瓷砖”的划分依据,是吸水率。瓷砖按照吸水率,可以分为五个等级:
吸水率大于10%,叫“陶质砖”;吸水率6%~10%(含),叫“炻质砖”;吸水率3%~6%(含),叫“细炻砖”;吸水率0.5%~3%(含),叫“炻瓷砖”;吸水率小于等于0.5%,叫“全瓷砖”。
瓷砖的吸水率,是一种测试参数。通过吸水率的高低,可以判断出瓷砖的密度。吸水率越低,瓷砖的密度就越大。
除了吸水率低于0.5%的全瓷砖以外,其余的瓷砖都称为“泡水砖”。买汽车的时候,最怕“泡水车”,于是很多人买瓷砖,也刻意避开“泡水砖”。
可事实上,泡水砖指的是“施工的时候需要先泡水”,和“泡水车”这种问题产品完全是两个概念。
02为什么要泡水?
瓷砖施工前要泡水,并不是什么新鲜事。全瓷砖只是近几年才开始流行,以前在贴瓷砖之前的重要步骤,就是泡水。
那为什么贴瓷砖之前要泡水呢?还是因为吸水率!
吸水率超过0.5%的瓷砖,直接用水泥砂浆铺贴时,瓷砖就会吸收水泥砂浆中的水分。水泥砂浆干燥速度太快,会影响水泥砂浆的粘性,导致贴不牢。
瓷砖空鼓、脱落,都是贴不牢引起的。所以这类瓷砖在施工前,需要先让它吸收一些水分,减少对水泥砂浆中的水分的吸收。
全瓷砖不需要泡水,因为它不会吸收水泥砂浆里的水分。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,如果工人操作失误,把这种瓷砖泡水了,也是不行的。
全瓷砖的吸水率太低,泡水后会导致完全不吸收水泥砂浆里的水分。进而导致水泥砂浆和瓷砖之间的粘性不够,也很容易脱落。
03怎么泡水?
泡水操作很简单:找一个大桶或者大盆,把瓷砖完全放进去。向里面加水,水面没过瓷砖就行了。
瓷砖泡水最难的地方,在于时间的掌控:泡水时间短了,瓷砖没有吸饱水,就会吸太多水泥砂浆里的水;泡水时间长了,瓷砖过度吸水,会完全不吸收水泥砂浆里的水。
前面说过了,泡水砖的吸水率从0.5%到10%以上不等。吸水率不同,怎么判断需要泡多长时间的水呢?
最简单的办法,就是看气泡:干瓷砖放进水里,会冒泡。待气泡停止出现的时候,就是刚刚好的时候。
如果单次泡的瓷砖太多了,短时间(一两个小时)内用不完,应当把瓷砖从水里取出来。等下次施工的时候,再重新泡水。
04全瓷砖比泡水砖好吗?
全瓷砖的价格比泡水砖贵很多,就有人觉得“一分价钱一分货”,盲目迷信全瓷砖。如果你也是这样想的,那就大错特错了。
全瓷砖的吸水率低,代表密度高。高密度瓷砖更耐磨、耐冲击,这是它的优势。
但高密度瓷砖的铺贴难度更大——因为它不吸收水泥砂浆里的水分,导致铺贴不牢固。
因此,经常踩在脚下摩擦的地面瓷砖,更推荐选择全瓷砖。特别是卫生间地面,不仅摩擦,还有大量的水。如果选吸水率高的瓷砖,水就会渗到瓷砖内部,时间久了会发霉,产生异味。
墙面瓷砖,一方面并没有太高的耐磨性需求。另一方面,墙面的铺贴难度要比地面大很多。因此反而不推荐使用全瓷砖,泡水砖才是最适合它的。